媒體聚焦
聯(lián)系方式
地址:石家莊市東開發(fā)區(qū)天山大街155號
郵編:050035
電話:0311—85266590
石家莊私立一中學校公眾號
【紅領(lǐng)巾研學】博物館日看中國——立娃的尋寶之旅
發(fā)布時間:2022年05月19日博物館
不僅裝載著人類的文明故事
它的存在本身就能
帶給世世代代歷史深遠的力量
“課堂”與“研學”的緊密攜手
讓走進博物館的獨特經(jīng)歷
成為立娃健康成長過程中
的重要一課 ?
當課堂離開教室,當知識飛出書本,沉浸式遨游在歷史文化 ,一場身臨其境的研學活動開始啦!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私立一中附小的立娃們走入歷史的時光機,探索文物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文物”在講什么吧?
此次活動在河北省博物館展開,私立一中附小的老師們在博物館里給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音樂、美術(shù)、科學、綜合實踐課,孩子們?nèi)褙炞⒌伛雎?,互動提問非常熱烈,展示出對河北歷史地域文化的熱愛及強烈的學習興趣。
博物館里的科技
文物介紹 胡服騎射
據(jù)《戰(zhàn)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也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是說趙武靈王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后決定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游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于中原地區(qū)傳統(tǒng)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guī)軍裝,逐漸改進為后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yīng)了戰(zhàn)爭方式由“步戰(zhàn)”向“騎戰(zhàn)”發(fā)展的趨勢,為國家的穩(wěn)固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一群小尋寶師們懷著疑問和激動的心情走進了河北省博物館,在科學宋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三樓慷慨悲歌—趙國故事展廳,映入眼簾的就是三名將軍手握兵器騎著大馬,宋老師根據(jù)胡服騎射雕像向孩子們講解了胡服騎射的故事,文物保存的環(huán)境以及文物出土的科學保護方法,宋老師巧妙地將科學和歷史融合在一起,老師耐心的講解,學生細心的觀察,并時刻記錄著。
國寶尋蹤
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文物介紹
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元代。1964年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出土。采用青花和釉里紅裝飾,通體施青白釉,釉層凝厚,釉面青亮,極為滋潤。全器有10余層紋飾,層次清晰,主題突出。蹲獅紐罐蓋,蓋面裝飾變形蓮花斑紋和回紋。頸肩部為纏枝牡丹圖案,肩飾忍冬紋和下垂的如意云頭,云頭內(nèi)畫荷塘蓮花,云頭之間有折紙花開。器腹四面用連珠紋作菱花形開光四個,開光內(nèi)裝飾牡丹、石榴、菊花等四季花卉紋。枝葉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紅涂繪,紅、藍色交相輝映,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青花釉里紅開花貼花蓋罐器型碩大,工藝精湛,集繪畫、貼塑、青花、釉里紅等多種技法之大成,是聞名世界的藝術(shù)珍品。?
跟隨美術(shù)曹老師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名窯名瓷展廳,曹老師給孩子們講解了青花瓷的文化以及元代青花瓷的影響,在曹老師的引領(lǐng)下,孩子們席地而坐,通過觀摩文物,嘗試用線條概括描繪元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蓋罐,在筆尖的沙沙聲中一張張白紙華麗變身為一幅幅精美的畫作。
透雕龍鳳紋銅鋪手
透雕龍鳳紋銅鋪手文物介紹
透雕龍鳳紋銅鋪首,通高74.5厘米,寬36.8厘米,重21.5公斤。鋪手整體呈獸手銜環(huán)形,獸首上部正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飛的鳳鳥,鳳鳥的雙翅被兩條長蛇纏繞,鳳爪踩住蛇尾,蛇曲頸回首。鋪首兩側(cè)各有一條向上攀爬的長龍,龍頭從獸角后探出。龍頭、鳳尾、蛇頸均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結(jié)合的鑄造工藝,禽獸造型生動精致,器形巨大,紋飾華麗,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是我國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最大的銅鋪首。
綜合實踐郝老師帶領(lǐng)立娃們來到了慷慨悲歌——燕國故事,給孩子們著重介紹了透雕龍鳳紋銅鋪手的歷史故事和挖掘背景,孩子們不由得感嘆古人的智慧和精妙的鑄造技術(shù),紛紛立志長大后要像古人那樣,鑄造出精美的作品來。
彩繪散樂浮雕
彩繪散樂浮雕文物介紹
五代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散樂圖。王處直是五代時期后梁義武軍節(jié)度使,他的墓中出土了武士門神、散樂、奉侍、十二生肖等18塊漢白玉石雕。
散樂圖表現(xiàn)的是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由15人組成。右邊的第一人為女性,穿男裝,頭戴黑色幞頭,身穿褐色圓領(lǐng)長袍,雙手交叉于胸前,手中橫握一棒,棒上有雙環(huán)絲帶,似為樂隊指揮。右上角2個男性頭纏布帶,好像在進行表演或在隊前導引。12名演奏者都是女子,分為前后兩排,所持樂器有箜篌 、箏、琵琶、拍板、座鼓、笙、方響、篳篥、橫笛等。圖中伎樂人物豐滿圓潤,表情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感染力。
音樂李老師根據(jù)浮雕圖給立娃們講述了圖上人物的歷史和中國十大古代樂器,孩子們邊聽著古老的故事,邊認真觀摩古代人使用的樂器,與古人們來了一場古今對話,最后,孩子們以一首《人間樂》來結(jié)束了今天的博物館尋寶研學之旅。?
活動結(jié)束后,河北電視臺的記者對本次參加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采訪,老師和同學們們向記者分享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不同和本次博物院研學課的目的和收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學習的“大課堂”,知行合一,收獲頗豐。此次研學之旅,開拓了學生的眼界,陶冶了情操,放松了心情,愉悅了身心,是孩子們最美好、最難忘、最珍貴的回憶。
博物館里,歷史不再是上下五千年的數(shù)字,而是鮮活的人、事、物的構(gòu)建;文物,也不再是“廟堂”之上陌生的物件,變得更加可親、生動、有趣。?
歷史是遙遠的,
一去不復返又飄渺如煙。
還好,我們有博物館!
一座座博物館就靜靜的矗立在那里,
為我們講述著前人的智慧。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p>